执法动态
一、最高法发布涉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
【合规资讯】
10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12个涉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涵括了四级法院和刑事、民事、行政三类案件,包括职务侵占再审改判无罪案、非法采矿再审改判无罪案、物权保护纠纷案和土地行政处罚案等12个典型案例。(资讯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合规提示】
建议企业加强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一是提升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在合法范围内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寻求司法救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了解自身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将其嵌入内部规章制度中,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义务,不从事虚假、欺诈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因历史原因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应当及时整改;三是将法律风险管理作为合规管理的重要内容,识别业务环节各流程中涉及的内外部合规义务,通过合规义务清单、合规风险清单、岗位职责清单等形式明确合规管理要求。
二、广东高院发布依法惩治金融犯罪典型案例
【合规资讯】
10月12日,广东高院发布一批依法惩治金融犯罪典型案例。本批典型案例共五件,包括依法严惩通过“数字货币”实施非法集资、伪造事故实施保险诈骗、拆分非法集资款进行“自洗钱”、利用内幕信息实施非法交易、恶意套现妨害信用卡管理秩序等金融犯罪。(资讯来源: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合规提示】
建议企业加强金融犯罪防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应当依法披露其性质、风险和收益,不得借金融服务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内幕交易等犯罪活动,确保企业决策和经营活动合法合规;二是加强对内幕交易、洗钱等违法行为的监测和防范,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交易,并建立相应的内部报告机制和举报渠道;三是采用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提高对诈骗行为的识别率,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技术水平,并通过权限管理等措施,严格控制资金流动和账户操作,防止内部人员滥用职权和外部诈骗行为。
三、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合规资讯】
10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此次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共28个,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等领域,推动行业举一反三、以点带面,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和金融服务质效。(资讯分类:境内,金融业,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总局)
【合规提示】
金融机构承担着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稳定的责任,建议金融机构履行金融监管要求,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充分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信息安全权等合法权益。一是积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识别网络钓鱼、电信诈骗、交易欺诈等行为,致力推动构建数字风控体系,实现更加精准化、体系化的风险管控;二是银行保险机构在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的同时切实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完善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制度和机制,健全完善以分级授权为核心的消费者金融信息使用管理制度,综合考虑消费者金融信息的重要性、敏感度及业务开展需要,合理确定工作人员调取信息的范围、权限,严格落实信息使用授权审批程序;三是金融机构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和监管机构披露金融产品的投资策略、风险收益特征、管理团队的构成和背景、运营数据、财务状况、合规情况等信息,履行与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尽职调查义务。
【声明】
1.本期信息内容由深圳市司法局编辑发布,由深圳市鹏城法律合规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2.本期信息仅做分享与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
3.任何主体均不应当以本期信息及所载内容作为分析和判断的基础;
4.企业在做出任何可能影响经营管理的决定前,建议咨询合规专业人士。